網名館

位置:首頁 > 説説 > QQ寶典

那些消失在我們視線的補鍋匠 回憶的片段

QQ寶典1.73W

導讀:我們的童年,是許多朋友聞所未聞的。鍋子爛了一點點補一補還可以繼續使用;碗破了,鋦一鋦繼續盛飯。補鍋、鋦碗在我們小時候是一種專門的手藝。那個時候幹這些活的都是四五十歲的人,基本上都是一些北方人,手藝都特別的好。

那些消失在我們視線的補鍋匠 回憶的片段

我們的童年,是許多朋友聞所未聞的。鍋子爛了一點點補一補還可以繼續使用;碗破了,鋦一鋦繼續盛飯。補鍋、鋦碗在我們小時候是一種專門的手藝。那個時候幹這些活的都是四五十歲的人,基本上都是一些北方人,手藝都特別的好。

記憶中的補鍋匠都有一身裝備,頭戴一頂久經煙熏火燎已經看不出原來是什麼顏色的“解放帽”,耷拉着“帽舌頭”,縱橫皺紋,深深地刻在鬍子拉碴而又黑乎乎油亮亮的臉上,幹活時常把抽了一半的香煙掐滅夾在耳朵上,等稍微消停一下的時候再吞雲吐霧“享受”一下。衣褲沒有什麼特色,也就是工作時脖子上系一件能遮住膝蓋的粗布圍裙,手臂上套一付束袖的護袖,儘量不弄髒或弄破衣褲。

他們所有的行頭一個肩膀就可以扛着走。扁擔的一頭,一隻特製的木盤內放一隻小爐子、一隻內裝碎煤塊的麻袋,白鐵剪刀、鉗子、錘子之類的工具。另一頭是一隻特製的工具箱,工具箱的底部是一個不大的手拉風箱,風箱上面是兩層小抽屜,這些抽屜內放着一些小鑽頭、瓷灰、巴鋦、鑿子、鉗子之類的工具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:這頭還掛有一個用牛皮筋帶動旋轉的土鑽頭,據説鑽頭是金剛鑽的,它的用途是修補瓷器打巴鋦鑽孔用的。“沒有金剛鑽,攬不了瓷器活”,這句俗語就是由此而來。補鍋匠的“生產資料”,因其兩頭皆各有四根繩子系起,由扁擔穿過挑起,前後共有八根繩子繫着,老鎮江們背後對這些手藝人也稱之為“八根系”。大人們教育小孩子好好讀書,要不長大了只能挑“八根系”。

補鍋匠們都沒有固定的攤位,或者店鋪,他們都是走街闖巷的吆喝,還一邊叮叮噹噹的敲出聲音,把聲音拖的特別的長:“補鍋哦!”這吆喝聲很特別,“補”字音低短促,“鍋”字既高亢又為長腔,“哦”字復歸於短促低音,這種吆喝聲在深幽幽的老街小巷中迴旋、搖曳,傳得老遠老遠的。

家裏的婦女聽到聲音後,就會把家裏爛的鍋,壞的碗來出來,還要進行一番討價之後,補鍋師傅就可以他們的工作了。

我曾聽一位補鍋師傅“吹”過,這門手藝的訣竅有三點:一是鐵水要熔透發白炸出火花,“火候”才到;二是布卷的擠壓,勁用大了巴鋦落了,強度不夠,用不了多久就會掉,勁用小了,巴鋦的鐵水膨在上面,看起來難看,用起來絆鍋鏟;三是茬口要絕對清理乾淨,否則鐵水是粘不牢的。

如今這些傳統手藝在慢慢的消失,偶爾還能夠聽到村裏的老人們在談論,心裏還在不停地歎息。